중국의 서예변천과정을 개괄적으로 파악할 수 있도록 묵적과 서예가 중심으로 연표를 작성하였으며 아울러 우리나라의 중요 묵적과 서예가도 병기하였음. 미비된 부분이 많이 있으나 차후 보완하도록 할 예정임.

伏羲
( BC 3000경 )

結繩문자. 八卦

黃帝
( BC 2500경 )

鳥跡문자( 蒼힐 )


(BC1384-1112)

甲骨문자 -약 4600여자
제1기 갑골문
( BC 1401 - 1266 )
제2기 "
( BC1265 - 1226 )
제3기 "
( BC1225 - 1199 )
제4기 "
(BC1196 - 1192 )
제5기 "
( BC1191 - 1122 )

鐘鼎문자 - 약 3500여자

西周
(BC1112-770)

大盂鼎 ( BC 1078 - 1053 )

史頌? ( BC878 - 842 )

散氏盤 ( BC828 - 782 )

毛公鼎

大篆 15편 지음 ( 宣王시 )

史주

東周
( BC770 -265)

春秋시대
( BC722 -481)

石鼓文

戰國시대
( BC480-222)

詛楚文( BC 313 )

최초의 印章
(殷代,靑銅印. BC250경 )

竹簡(과두文)

현존 最古의 붓

東周楚繪書(겸帛書)

老子甲本(帛書.小篆

戰國策(帛書. 주로 大篆)

銅鏡銘 瓦當 발견

黑色墨 사용


( BC221-205)

泰山刻石 ( BC 219 )

李斯(- 208) 程邈 王次中

낭야臺刻石

붓의 개량설 ( BC 220 蒙恬 )

煙墨 사용

大篆 小篆 刻符 蟲書 摹印 署書 隸書 수書의 8종류로 구분

說文解字- 약 9000여자

許愼

前漢
(BC206-AD14)

종이발명설

煙墨제조설 ( 韋誕 )

木牘발견

急就章 ( 章草. BC 46 - 33 史游

老子乙本( 帛書.古隸 )

後漢
( 25 - 220 )

제지법 개량설 (105)

蔡倫

石門頌 (148)

乙瑛碑 (153)

楊孟文

禮器碑 (156)

封龍山頌 (164)

孔宙碑 (164)

史晨碑 (169)

西狹頌 (171)

仇靖

曹全碑 (185)

張遷碑 (186)

蔡邕 ( 134 - 192 )

張芝

劉德昇

師宣官

한鄲淳

三國시대
( 221 - 264 )

千字文

鍾繇 ( 151 - 230 )

宣示表

胡昭 ( 162 - 250 )

衛기

7月帖

索靖

出師表

天發神讖碑 ( 276. 古隸 )

六朝.東晋
( 317 - 419 )

蘭亭序 ( 353 )

王羲之 ( 321 - 379 )

中秋帖

王獻之 ( 344 - 388 )

陸玩 ( 278 - 341 )

六朝.北魏
( 386 - 534 )

인주사용 ( 5-6세기 )

冬壽墓誌

찬寶子碑 ( 405 )

牟頭婁墓誌

孝女 曹娥碑 ( 424 )

中原碑

찬龍顔碑 ( 458 )

好太王碑( 414 )

始平公造象記 ( 498 )

朱義章

平壤城刻石 ( 449 )

元羽墓誌銘 ( 501 )

孫秋生造象記 ( 502 )

肅顯慶

石門銘 ( 509 )

王遠

鄭文公碑 下 ( 511 )

鄭道昭 ( - 516 )

觀海童詩

雲峰山 石刻

張猛龍碑 ( 522 )

高貞碑 ( 523 )

武寧王陵誌石 ( 525 )

丹陽新羅赤城碑 ( 545경 )

進興王巡狩碑 ( 568 )

咸興黃草嶺巡狩碑 ( 568 )

利原磨雲嶺巡狩碑 ( 568 )


( 581 - 618 )

眞草千字文

智永


( 618 - 907 )

黃甫誕碑 ( 617 - 619 )

歐陽詢 ( 557 - 641 )

化度寺碑 ( 631 )

九成宮醴泉銘 ( 632 )

孔子墓堂碑 ( 628 )

虞世南 ( 558 - 638 )

溫泉銘 ( 648 )

太宗 ( 548 - 649 )

枯樹賦 ( 630 )

저遂良 ( 596 - 658 )

孟法寺碑 ( 642 )

雁塔聖敎序 ( 653 )

集字聖敎序 ( 672 각 )

懷仁

興福寺斷碑 ( 721 각 )

道因法師碑

歐陽通 ( - 691 )

武烈王陵碑

草書千字文 ( 686 )

孫過程 ( 648 - 703 )

文武王陵碑

書譜 ( 687 )

草書古詩 4帖

張旭

草書孝經

賀知章 ( 659 - 744 )

郎官石記 ( 741 )

玄宗 ( 685 - 762 )

紀泰山銘 ( 726 )

麓山寺碑 ( 730 )

李邕 ( 678 - 747 )

般若臺題記 ( 772 )

李陽氷

多寶塔碑 ( 752 )

顔眞卿 ( 709 - 784 )

金生 ( 711 - 791 )

祭姪文稿 ( 758 )

大方光佛華嚴經 ( 755 )

祭伯文稿 ( 758 )

爭座位帖 ( 764 )

麻姑仙壇記 (771)

顔勤禮碑 ( 779경 )

顔氏家廟碑 ( 780 )

建中告身帖 ( 781 )

李白 ( 701 - 762 )

自敍帖 ( 777

懷素 ( 725 - 785 )

草書千字文 ( 799 )

金剛般若經 ( 824 )

柳公權 ( 778 - 865 )

玄秘塔碑 ( 841 )

圭峰禪師碑 ( 855 )

裵休

張好好詩

杜牧 ( 803 - 855 )

崔致遠 ( 857 - 915 )

구花帖

楊凝式(873-954

白月서雲塔碑


( 960 - 1278 )

澄淸堂帖 ( 937 - 975각 )

淳化閣帖 ( 992 각 )

王著

集古錄跋尾 ( 1064 )

歐陽脩 ( 1007 - 1072

黃州寒食詩 ( 1082

蘇東坡 ( 1036 - 1101 )

王長者墓誌稿 ( 1086 )

黃庭堅 ( 1045 - 1105 )

松風閣詩卷 ( 1103 )

蜀素帖 ( 1088 )

米불 ( 1051 - 1107 )

謝賜御書詩表

蔡襄 ( 1012 - 1067 )

欲借,風霜 詩帖

徽宗 ( 1082 - 1135 )

坦然 ( 1069 - 1158 )

陸游 ( 1125 - 1210 )

朱喜 ( 1130 - 1200 )

柳公權 ( 1132 - 1196 )


( 1278 - 1367 )

李奎報 ( 1168 - 1241 )

蘭亭帖 13跋

成石璘 ( 1338 - 1423)

唐詩卷 ( 1296 )


( 1367 - 1660

出師表 ( 1514 )

祝允明 ( 1460 - 1526 )

鄭麟趾 ( 1396 - 1478 )

赤壁賦

安平大君 ( 1418 - 1435 )

姜希顔 ( 1419 - 1464 )

金時習( 1435 - 1493)

金宏弼 ( 1454 - 1504 )

李霆 ( 미상 )

李滉 ( 1501 - 1570 )

文徵明 ( 1470 - 1559 )

漁父詞卷 ( 1555 )

文彭 ( 1498 - 1573 )

申師任堂 ( 1504 - 1551 )

日月詩卷

董其昌 ( 1555 - 1636 )

楊士彦 ( 1517 - 1584 )

釋迦如來成道記

韓濩 ( 1543 - 1605 )

遊中條語

王鐸 ( 1592 - 1652 )

奇大升 ( 1527 - 1572 )

休靜 ( 1520 - 1604 )

成渾 ( 1535 - 1598 )

李珥 ( 1536 - 1584 )

李山海 ( 1538 - 1609 )

李澄 ( 1581 - )


( 1661 - 1910 )

八大山人 ( 1625- 1705 )

何震 ( _ )

宋時烈 ( 1607 - 1689 )

鄭板橋 ( 1693 - 1765 )

鄭敾( 1676 - 1757 )

尹淳 ( 1680 - 1741 )

* 丁敬 ( 1695 - 1765 )

柳德章 ( 1694 - 1774 )

* 陣豫鍾

李匡師 ( 1705 - 1777 )

* 錢松

沈師正 ( 1707 - 1769 )

* 趙之琛

丁若鏞 ( 1762 - 1836 )

翁方綱 ( 1733 - 1818 )

金弘道 ( 1745 - )

鄧石如 ( 1739 - 1805 )

李仁文 ( 1745 - 1821 )

* 蔣仁 ( 1743 - 1795 )

申緯 (1769 - 1845 )

* 黃易 ( 1744 - 1802 )

* 奚岡 ( 1746 - 1803 )

阮元 ( 1764 - 1849 )

* 陣鴻壽 ( 1768 - 1822 )

* 包世臣 ( 1775 - 1855 )

金正喜 ( 1786 - 1856 )

吳讓之 ( 1799 - 1870 )

趙熙龍 ( 1797 - 1859 )

何紹基 ( 1799 - 1873 )

楊沂孫 ( 1813 - 1881 )

李尙迪 ( 1804 - 1865 )

+ 徐三庚 ( 1826 - 1890 )

許維 ( 1809 - 1892 )

+ 趙之謙 ( 1829 - 1884 )

許鍊

+ 黃士陵 ( 1849 - 1908 )

李昰應 ( 1820 - 1898

吳昌碩 ( 1844 - 1927 )

張承業 (1843 - 1897 )

康有爲 ( 1858 - 1927 )

齊白石 ( 1863 - 1957 )

閔泳翊 ( 1860 - 1914 )

金圭鎭 ( 1868 - 1933 )

출처: 다음카페 서예세상

'서예를 배워 보자'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

서예용어 연구  (0) 2007.03.08
낙관은 도장이 아니다  (0) 2007.03.08
서예 기본 이론과 실기  (0) 2007.03.08
초서의 서체  (0) 2007.03.08
행서 서체의 종류  (0) 2007.03.08
Posted by 부비디바비디
,